采访团成员对映秀重建后的新村赞叹不已,纷纷举起相机。
“马上就要离开美丽的四川了,过去一周我实地感知了天府之国的秀丽、壮美,欢迎大家来意大利做客。”5月24日,2018“海外华文媒体感知中国(四川)行”活动落下帷幕,上飞机前,《欧洲时报》意大利版记者夏晓彤向四川同行发出热情的邀请。 7天时间里,这个由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意大利、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14家海外华文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,从成都到眉山、雅安、甘孜、阿坝,行程超过1500公里,全方位地感受了四川的发展和变化。 在现场感受历史的重量 “这个水是大文豪用过的,我必须来洗下手,以后好写出更精彩的报道。”5月18日下午,在眉山市三苏祠的苏宅古井边,来自美国的中国广播网节目总监崔涛一边洗手,一边感慨四川历史的悠远和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。 5月19日,在泸定桥上走了一个来回,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总编辑胡宪被深深触动了,“以前我只知‘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’,但终究比不上自己走上一回。”看着湍急的河水,踩着摇晃的木板,扶着晃荡的铁索,“红军战士连木板都没有,还要战斗,真的太不容易了。”胡宪说。 “只有来到现场,才能真切感受到历史的重量。”参观完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,阿根廷华人网副主编崔明才说,回阿根廷后要把这些历史故事好好讲给身边的人听。 藏区变化让人激动万分 5月20日是星期天,家住理塘县高城镇的卓玛带着家人来到理塘正在打造的“高原绿洲”旁露营。加拿大“加里家外微生活”主编刘峰走上前去问道:“你们喜欢这里吗?”“这里环境很好,又安静,我们经常来这里。”卓玛说。 今年初,理塘县在高城镇投资642万元进行植树及景观打造,建设“高原绿洲”。高城镇党委书记达洼泽仁介绍,如今树苗的存活率超过95%,“高原绿洲”的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初步显现。 “我知道在高原地区种一棵树的难度比平原地区大多了。”刘峰说,看着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么多的树苗连成了片,觉得是件特别棒的事儿,“藏区的群众现在不仅生活越来越好,居住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,在和卓玛的聊天中我能够感知她的幸福。” 汶川特大地震后,胡宪随加拿大采访队到过汶川,10年后再次来到这里,巨大的变化让胡宪非常激动,“看到当时满目疮痍的城市如今是这样的朝气蓬勃,我真是太开心了。” “壮美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壮美。”意大利《华人报》主编陈静说,“我会把今天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带回意大利去,让更多在意大利的游子体会到这种自豪感。” 对四川藏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5月21日,九龙县汤古中心学校操场的一角响起了音乐声,十多个孩子正在进行“六一”儿童节的节目排练,这迅速引起了采访团的注意。 “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太感染人了。”崔明才说,这让他想起了在理塘县电子商务双创孵化中心创业的小扎西。作为藏区长大的孩子,小扎西目前正带领乡亲们通过电商销售虫草积极脱贫奔康。“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善,一定会有更多的小扎西成长起来,我对四川藏区的未来充满信心。”崔明才说。 “实在太美了,很难想象这里开发出来会受到怎样的欢迎。”5月21日,在甘孜州九龙县的五须海旁,崔涛流连于蓝天、雪山、草地、湖泊的美景中,“人间仙境就是这样了吧。” “一定要保护好环境。”参观汤古乡藏家新寨后,来自泰国《世界日报》的田景灿说,四川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让人羡慕,现在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强劲,可以预见四川有更加美好的未来。(记者 吴浩)